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文博类”综艺异军突起,文化节目或被推向又一个高峰

文章出处:卫视资源速递 发表时间:2019-03-04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在众多综艺节目中成为电视领域的一股清流。《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百心百匠》等一系列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类节目集体走红,深受观众喜爱,掀起了一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特别是前不久在央视开播的大型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收视率和口碑齐飞,引发网友的热议,成为文化类节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说明了观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需求,这一类回归传统文化价值的节目恰恰满足了观众对于文化节目的需求和期待。不过近期文博类节目的兴起,是否会带领文化类节目走进下一个高潮?

通俗表达彰显文化内涵

文化类节目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以往严肃的其文化类节目,给人高冷的感觉,其语言表述较为晦涩高深,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在不断的探索中,电视工作者得到了一个成功的启示:可以借助娱乐元素来激活文化内涵。

但在借助娱乐元素之前,首先得符合具体文化内容的传播规律。对于不同的文化类别,如历史、书信、文字、诗词、中华美食、中医、文物、传统技艺等,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文化类型特质,采用恰当的传播方式进行呈现。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用真实的画面、朴素的语言掀起了全球中国美食热;《见字如面》以明星读信的方式,将文字转化成视听语言,彰显书信魅力;《中国诗词大会》利用竞赛的方式,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因此针对不同的文化主题和内涵,要充分挖掘新的表达形式和节目模式,以符合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规律。

近期走红的《国家宝藏》,借鉴了综艺节目特点,融合了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尊重年轻人的审美和视听语言习惯,将趣味性和娱乐性带入文物中。节目中的创新之一是通过小剧场形式演绎文物,极大调动了观众的视听观感,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记忆深刻。

戏剧形态现场重现历史文物,把遥远的、抽象的、专业的文物通过亲近的、具象的、平民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拉近了传统上摆在博物馆展窗后冷冰冰的文物与观众的心理距离。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演绎形式,让文物具有生命力,增添了很强的趣味性。

互联网带动口碑效应

除了借助娱乐元素以外,文化类节目还可借助网络拓展传播空间。众所周知,网络已成为年轻人最重要的收视平台。文化类节目在保障优秀文化内容的同时,还可借力互联网这一舆论阵地,使二者产生联动效应,以引爆节目口碑。

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之后却在B站(哔哩哔哩网站)走红,点击量超过296万,累计约7.1万条弹幕评论,引发了“故宫网红”等一系列文化现象;《见字如面》以电视台带动互联网,单期网播量近千万,掀起热议;

《朗读者》在电视台播出七期之后,阅读量突破10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已经达到145篇,手机客户端的收听量达2.07亿次,相关视频全网播放近5.4亿次,网络的口碑效应放大了文化节目的影响;《国家宝藏》一开播就引发了收视率狂潮和网友热议。

以《我在故宫修文物》最为典型,此节目引发了网友在弹幕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展开热烈的讨论,引爆了节目舆论口碑的二次热潮,激发观众的热情和观看节目的动力,使之从未获关注变得几乎人尽皆知,这体现了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联动互补效应,以台带网,以网促台,使节目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文化类节目因其专业性和知识性而相对较为小众,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局限。但用互联网思维来经营电视文化节目,转变传统刻板的表达方式,尊重年轻人的视听语言习惯,从单向的线性传播模式,转向互动传播模式,不仅可以吸引年轻人,还可以让相对小众的专业知识走向大众。

与此同时,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节目组还可在互联网上充分调研,利用大数据对年轻人的语言和内容倾向进行分析,这有利于电视文化节目进行精准定位,同时让互联网发酵出的评论与电视产生联动效应。

国际合作促进对外传播

这类文博类节目除了向国内的观众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海外传播,向外国观众讲述他们感兴趣的中国故事。国内的文化类节目,也应该学习国外电视台在文化节目制作中的经验、节目理念、节目模式以及先进的传播技术。

2015年10月,央视推出的《开讲啦》走出国门,邀请威廉王子、马云、姚明等10位中英重量级嘉宾在伦敦国王学院开讲,开启了一场中英文化交流的思想盛宴。2016年8月,《开讲啦》再次走出国门,在埃及、希腊、新加坡3个国家录制,节目以年轻人的视角探讨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全球性话题,掀起了一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热”。

让中国文化类节目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中的一张名片,是每一个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这不仅需要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开发新的原创类节目,同时还需要对节目模式进行包装,以适应外国的传播模式。真正做到让优秀文化类节目的版权输出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类节目是新时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传承的手段创新,也是对文化类节目形态的一次成功探索。这充分说明了,有思想、有文化的节目叫好又叫座。尊重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视听习惯,自信、大胆地对节目进行创新,结合当下新的传播符号,采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利用多种娱乐形式,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彰显新时代独特的魅力,成为真正意义上中国电视节目创新的有益尝试。

应注重版权保护

如今成功的文化类节目在表达方面更“综艺化”,从节目形式到邀请嘉宾都融入大量时尚元素。如《国家宝藏》一经推出便口碑爆棚,邀请明星担任讲解员和国宝守护人。在节目期间出现的“官方吐槽乾隆审美”等段子“笑果”十足,丝毫不会让观众感到枯燥。还有乾隆“农家乐”审美、王羲之嫌弃三连、三维立体环绕DISS……成为了大家热议的新词,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对历史文化产生出浓厚的兴趣。

但不少人指出,如此消费传统文化,是否会把文化变得快餐化?

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林生说:“《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节目,就是将现代创意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既显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命力,又展示了文化创意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这类综艺节目,不仅不会将文化快餐化,而是在快速消费的文化产品中注入了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品质。

从某种程度上,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崛起,是对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之否定”,是在新的历史境遇和文化境遇中,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张与回归。”

面对外界的质疑,《国家宝藏》的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这样说道:“我们很荣幸,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次把文博领域跟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结合在一起。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更希望大众能意识到——文物与我们的血脉相连,我们希望看完节目的你,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节目播出之后,如果大家都为自己能够了解国宝的过去和现在而骄傲自豪,大家都想走进博物馆。这就是《国家宝藏》最大的成功。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创意,努力做到‘有意思有意义’,这不只是对广电管理部门‘指挥棒’的被动响应、机械落实,更是各大卫视电视节目主动突破、持续创新的必然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副研究员邓文卿说。

业内人士认为,节目的“综艺化”并不意味着娱乐化,节目的“有意思”和“有意义”并不矛盾。节目内容上还应该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不过通过年轻的表达方式,让节目有趣生动,从而用亲近的方式抓住观众的心。题材样式的拓展、文化内涵的挖掘、制作理念的创新等都是文化类节目急需实现突破的方面。

文化类节目正在逐渐摆脱早期高冷的标签,使用迎合年轻人喜好的新玩法,比如娱乐模式、网络段子等。在与观众的磨合中,运用与年轻人融为一体的全新方式,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冲破“次元壁”或将成为一档优质文化节目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魏鹏举认为:“未来文化类综艺发展会更加注重寓教于乐,教育价值是核心目标,娱乐性为重要手段。因为当今观众的注意力和精力十分有限,观众渴望轻松愉快的节目,并会被这样的节目吸引。”

王林生表示,“《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节目,属于现代创意文化产品。创意产品最宝贵的是创意,而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于对核心创意的保护。因此,在《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节目呈现出霸屏之势的语境下,应该加强对节目创意版权的保护。任何形式的版权复制,都会伤害创意者的积极性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认为,文化类节目绝非是有了文化就一定让人喜欢,关键是既要有时代性,而且也要有艺术性,并且还要有文化性,更要有情感性的一面,故事既要有感染力,而且还要有吸引力,这才是一种人人都喜欢的文化,人人都喜欢的节目,就是要让节目有温度,有了温度,才会有故事,更会传递出最美的中国文化。

总之,期待未来我们能够推出更多的中国式原创文化类节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中国文化为核,创意节目形式为壳,尊重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和视听习惯,在国内赢得更多年轻人喜爱的同时,更能走向国际,让中国文化内涵为更多的国外观众所了解,并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来源卫视资源速递

免责声明:

1、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3、除非无法确认,宏瑞文博集团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