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并不仅是郑板桥罗聘笔下的墨竹

文章出处:澎湃新闻 发表时间:2019-03-18

        墨竹始于北宋的文同,在文同和苏轼的倡导下,墨竹成为了象征君子刚正不阿、坚贞不拔的符号。于是画墨竹的风气在宋元以后逐步盛行开来,从赵孟到柯九思,从李衎到吴镇,以至于明代王绂、夏昶等均以文同为宗师。而清代郑板桥承其衣钵,以自然为师,写“胸中之竹”,让墨竹在文人画系统里更加具有代表性。而明清两代,不光有夏昶、郑板桥画竹,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倾心于墨竹。


前不久,“清风徐来——馆藏明清竹绘画展”在山东博物馆一楼3号展厅开幕。“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山东博物馆获悉,此次展览共遴选馆藏明清墨竹画作七十余件(组),有山东籍画竹名家,如冯起震、孔毓圻;有在山东做过官的文人学者,如钱载;亦有名声赫赫的扬州八怪,如郑燮、罗聘。有破土而出的直干劲竹,有山林之间的层岩丛竹,还有拳石磊磊旁的幽兰茂竹。通过对馆藏墨竹作品的梳理,来探讨明清文人与墨竹之间的关系。

“清风徐来——馆藏明清竹绘画展”

文人中最有名的画墨竹者或始于文同。他曾对好友苏轼表露过画墨竹之原因,即“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由此可见,画竹是他宣泄情感,遣发胸怀的手段。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与奠基人,也擅画竹。正是由于文同、苏轼等的倡导,宋元间画墨竹之风大盛,名家辈出。如元代赵孟、李衎、柯九思、吴镇、倪瓒,明初王绂、夏昶等等均以文同为宗师,后人则以“湖州竹派”称之。而清代郑板桥不仅画竹画的好,而且咏竹亦是经典,留下了代表竹子品格的名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除了郑板桥,清代诸昇、石涛、金农等画竹亦各有妙诣。竹子具有君子的品格,历代文人竞相描写以自喻或喻人。于是,文人以竹为友,竹也就与文人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明代,冯起震的墨竹图亦称名一时,时人称其为“冯竹”。冯起震(1553-?),字青方,号稷下门生、云门山人,明代益都(今山东青州)人,万历年间贡生,一生隐居教授,无意仕途,善画竹。相传,凡是来青州做官的,常常慕名拜访冯起震。崇祯二年(1629),他与儿子冯可宾合作画了《竹石图》十幅,明末书画大家董其昌、邢侗、李君实都为之题记。这不仅是说明其画竹的技艺高超,而且也能看出明末文人之间的交游。此次展览中有一幅冯起震与邢侗合作的《竹石图轴》,冯起震写丛竹,邢侗画拳石。邢侗在画上题款道,“己酉秋日,余同冯青方坐趵突泉,醉后偶作拳石一娑,青方补竹数本,观者当以物外相赏也。”

来源: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

1、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3、除非无法确认,宏瑞文博集团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