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爱情在文物里历久弥新

文章出处:原创 发表时间:2019-08-07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 杜牧 《秋夕》

 

 

爱情始终是亘古不变的议题,从古到今,它有着无数的演绎方式,诗文歌赋,影视戏曲,都与它有着莫大的联系。它生长于人群,服务于人群。有人视它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也有人把它当作毕生追求,为之痴狂;

 

在历史的长卷中,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并不算少,它们有的短暂,却凄美壮绝;有的平凡,却长相厮守,终此一生。时光荏苒,故事里的主人翁早已不知去向,但它们的故事却随着流传至今的文物历久弥新,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相思的愁苦与爱意。

 

 

长毋相忘银带钩,是江都王刘非送给他珍爱的妃子淳于婴儿的定情信物,与普通带钩具备的整体结构不同的是,这一件带钩呈虎型,让人联想到西汉兵符“虎符”,虎符象征着兵权,重要性不言而喻。江都王却采用这种形状来制作定情信物,我们很容易就能推测出他对淳于婴儿用情之深。

 

另外,这件带钩从中间一分为二,内侧有铭文,用小篆体刻着“长毋相忘”四字。一侧为阴,一侧为阳,二者刚好能够完美贴合在一起。据有关记载,“长毋相忘”出自汉代瓦当上的一句诗文,完整版本是“长乐未央,长毋相忘”,含义是“希望我们长久地快乐下去,不要忘记对方。”

 

 

小小铜镜映照的不只妆容,还有待字闺中的少女脸上的羞涩与美好的青春。

铜镜作为女子的闺中之物,一直被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当成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杜牧有诗云:“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

 

唐代的真子霜飞镜上刻有:“凤凰双镜南金装,阴阳各为配,日月恒相会,白玉芙蓉匣,翠羽琼瑶带,同心人,心相亲,照心照胆保千春。”镜子的主人虽已无从可考,但我们从中还是幸运地看到了古人对爱情的另一种表达。

 

 

更加热烈直接的爱情表白,在长沙博物馆的唐长沙窑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词壶上——“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一份爱而不得、相见恨晚的遗憾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今人感叹复感动。才女鱼玄机和亦师亦友的温庭筠之间的故事,不正是此种映证吗?

 

 

合卺杯,是古代婚礼上用来喝交杯酒的专用杯子。明代胡应麟的《甲乙剩言》中提到“合卺玉杯”时说:“形制奇特,以两杯对峙,中通一道,使酒相过。两杯之间承以威凤,凤立于蹲兽之上。”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战国船棺墓出土的“合卺杯”就见证了这样甜蜜而美好的时刻。

 

看完了文物背后的爱情故事,不知道是否让大家对爱情又多了几分美好的期待与幻想呢?

 

 

关于七夕节的民间传说: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在古代,男耕女织是民间爱情的普遍诠释和向往,因此,很多劳动妇女在这一天向天边的织女乞求学习织布的技艺,后来又以牛郎织女的故事,衍变成了爱情的象征。